2019-08-27 08:00:00 被阅读次数:723
核心提示:8月26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主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8月26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主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中国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会议(C10+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另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贵做会议总结,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主持峰会。国内规模最大的10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及部分大型企业领导人出席会议。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向绿色智能高端制造转型发展的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预拌混凝土是中国建造的重要支撑材料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路、桥、港、隧及住房等城乡基本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成就,一万多公里的高铁建设更是体现出了中国建造的速度与水平。混凝土是支撑基建强国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优质混凝土保障着基建工程的质量与寿命。如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建材行业规模最大的子产业,是世界上混凝土产销量最大的国家,多项混凝土工程技术水平领先全球。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预拌混凝土产量17.96亿立方米,同口径同比增长12.41%;2019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行业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预拌混凝土产量10.32亿立方米,同口径同比增长13.62%,稳步发展成就显着。
乔龙德首先肯定了预拌混凝土行业近十年来的发展成绩。他指出,从整个建材行业来看,只有预拌混凝土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是预拌混凝土产业在快速发展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进入门槛低、产能严重过剩、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成为行业发展的痛点。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成致欢迎辞时表示,40多年来,在巨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己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混凝土生产与消费国。我国混凝土行业按照绿色发展与智能发展理念,也正在向引领世界混凝土发展的方向前行。峰会的各位企业领导都身处推动中国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进步的最前沿,出席峰会的企业代表了中国预拌混凝土产业先进制造和应用的最高水平。孙建成还介绍了中联水泥在混凝土产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作了题为《创新经营模式破解商混痛点 实现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近年来,中联水泥在优化产业链,实现“水泥——商混”业务良性互动发展,破解商混行业痛点,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创新出了“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这个模式被称为“青州中联模式”。其“现金销售、经销模式、取消垫资、无应收款、无恶性竞争、高集中度”等这些过去在预拌混凝土产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青州中联都做到了。他们的经验为成功化解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历史积弊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借鉴。
C10+峰会为行业发展凝聚共识与智慧
预拌混凝土产业进步的中流砥柱是大型龙头企业。中国预拌混凝土C10+峰会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创新型的一种工作机制和为行业发展搭建的高层次交流平台。自2015年以来,中国预拌混凝土C10+峰会已连续召开五届。C10+峰会肩负着推动全行业进步的使命,注重的都是具有行业共性、趋势性、方向性的问题,每年峰会都聚焦主题、凝聚共识,为全行业科学发展决策提供最权威的信息和最给力的智力支持,五年来,峰会已获得了广泛的代表性和渐行渐强的影响力。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贵、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越、金隅冀东混凝土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顺晴、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军祥、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总裁杨根宏、佛山市汇江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永标、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雄、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东、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峰、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登平、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礼、重庆三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梅向福、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刘仁智等国内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领导人,以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曾庆东等出席了2019年C10+峰会。
预拌混凝土在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国家重要创新主体和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通过丰富的探索实践,一批大型企业创造出了一系列经验,这些经验正在成为全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峰会还特别邀请重庆市混凝土协会会长张兴礼介绍了重庆市混凝土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创新。从2019年C10+峰会的成果来看,一年一度的峰会已成为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充分发挥预拌混凝土大企业集团对全行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突破行业发展困局、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绿色环保与高端智能制造是预拌混凝土产业转型的双翼
针对预拌混凝土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乔龙德会长提出了首先要做好定位,在政策层面预拌混凝土已经具有产业独立性,但从社会、企业层面还要加强对其产业独立性的宣传和强化。其次要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抓好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行业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抓好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统一标准的制定、准入门槛的提升来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同时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和行业自律的约束,大企业要统一思想,起带头作用,用好政策和行业自律,保障行业经济稳增长。
减量集约已成为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会议介绍了《北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019-2025年)》出台情况。受北京市住建委委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与北京市预拌混凝土协会共同完成《北京市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的起草编制工作。经过进一步调研论证、集思广益,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19年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七部门制定印发了《北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019-2025年)》。《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坚持市级统筹、属地落实,坚持减量置换、集约发展、环保利废、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原则。北京市是我国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的一个缩影。北京市作为首都,其发展历程或多或少都会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尤其是在迎接新时代、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方面具有标示性,值得行业重视关注和学习借鉴。
政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正在积极推动着预拌混凝土行业向绿色智能高端制造转型发展。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绿色生产水平的升级,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组织通过对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宣贯,以及对国际国内先进绿色技术、设备、工艺的引入和创新,引领、推动着行业向绿色、高质量发展前行之路。
峰会讨论环节,与会企业领导人围绕会议主题并结合各地区行业发展现状及企业自身发展经验展开探讨,深入讨论了如何淘汰落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以下共识并致力推动:
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为示范,推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出台行业管理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坚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战略,鼓励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实现跨地域集团化发展、加快提高集中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四、以绿色发展、环保利废、信息化和智能制造为技术创新突破口,加强标准制修订,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树立绿色高端产业形象。
五、充分发挥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行业自律,努力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应收款居高不下等问题。
会议一致认为,五年来,C10+峰会在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作机制已见成效。下一步要积极争取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的协调组织作用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快实现2018年确定的各项转型发展战略目标。
高质量地满足建设的刚性需求;环保利废、承担工业固废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功能;向绿色智能高端制造转型;承担社会应急保障等为主要特征的预拌混凝土绿色智能的新业态已轮廓初现。在区域市场,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正在成为预拌混凝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构建绿色智能的新业态已成为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版权所有 © 2017-2025 合肥东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